首页
红色动态
红色历史
志愿风采
关于协会
您现在的位置:通化市红色文化传承协会 >> 志愿风采 >>通化老兵英雄故事:王云航

通化老兵英雄故事:王云航

发布时间:2017-09-15 10:46:03    点击量:720    

 

约老干部王云航采访的地点定在通化市委老干部局的书画室。走进书画室看到王云航同志正站在书案上写条幅。潇洒的笔下,“同心共筑中国梦”跃然纸上。看着眼前这位身材高大,谈笑风生,颇具文化人范儿的老人,真不敢相信他已经86岁高龄,更难以把这位文静的老人与厮杀在战场上的士兵等同起来。王云航放下挥洒的笔,向我讲述了他自己的故事。

王云航1929年出生于哈尔滨市一个商人家庭,自幼读书,1947年中学毕业的王云航满怀革命热情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参加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在东北解放的战场上,他参加过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四平战役,辽沈战役。东北解放以后,他随军征战打到天津,1949年3月在天津战役中光荣入党。

1950年10月22日,王云航所在的38军首批入朝参战。在朝鲜艰苦的作战中,因敌机的轰炸,部队供给出现严重不足,王云航受命与朝鲜人民军配合在当地老百姓中征集军粮。他在征集军粮中看到了老大娘把家里仅有的粮食倒入他挣开的袋子,看到了朝鲜大嫂把家里只有的半罐米用手一捧一捧地拿给他们,他心里不忍,但是,前方的战士不吃饭怎么能打败敌人?无奈,他多次眼含热泪接受着朝鲜人民从口粮中舍出的军粮,此次军粮征集,他看到了朝鲜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对敌人的憎恨和为战争的付出。

在朝鲜战场上,38军将士在军史里留下了扼守飞虎山、松骨峰战斗、淤血上甘岭等著名战役,38军在朝鲜战场上与16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战斗,他们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以辉煌的战绩载入国史、军史,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们以不怕牺牲,顽强战斗,夺取胜利的精神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在志愿军入朝后的第二次战役中,38军在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他们俘获了大批俘虏,在被俘的人员中,对被俘军官的遣送任务是很重要的,因为被俘的军官是我军胜利的最好佐证。

1951年元旦过后,王云航接受了带领一个排战士执行押送美军40名校官以上俘虏的任务。他们从朝鲜的三登出发,把战俘押送到云山的战俘营。出发前首长交代:要保证战俘的生命安全。这是王云航第一次执行这样的艰巨任务,40名美军校官战俘,一千多里路程,没有车,缺少粮食,天寒地冻,困难可真不小。军令如山倒,王云航二话没说,他带着战士们出发了。然而,他在20天的押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他和战友们没有想到的。

刚踏上押送之路,战俘们就向王云航他们提出了抗议,原因是因为志愿军给他们吃水煮苞米粒。战俘们说在美国牛都不吃这样的东西,我们是人,要求人的待遇。这些战俘为抗议志愿军对他们的“虐待”,公然采取绝食的形式来威胁押送他们的志愿军。

为保证任务的完成,王云航领着战士们在俘虏面前吃着给俘虏吃的东西,并告诉俘虏们,是你们发动的侵略战争让朝鲜人民过上了这样艰苦的日子,许多老百姓连这样的东西也吃不到的。俘虏们看到押送他们的志愿军也吃着苞米粒,只好停止了绝食。

刚刚解决了俘虏们的绝食,又出现了敌人对战俘的追杀。敌人为了消灭罪证,他们派来飞机企图炸死这些被俘的校官。在徒步押送中,王云航他们在炮火中护着战俘们。一路上,他们随时躲避着敌机的轰炸,有时钻山洞,有时钻树林,保护战俘们没有死在他们上司的迫害中。

王云航和战友们押着战俘们走在路上,迎面碰到了朝鲜人民军的部队,看到被押送的40名校官战俘,人民军里的一个头头眼热了,如果一下子把眼前的战俘送到人民军里,那战绩该是多大呀?于是,他命令下属从王云航他们手中抢战俘,回去领功。此时此刻,王云航耐着性子做着对方的工作,他告诉人民军的领导,这些战俘已经上报了,我们是押送他们去战俘营,你们劫走他们没有用了,参战部队都知道他们已经是志愿军的俘虏了。人民军的人不得不放弃了他们抢俘虏的做法。

押送队伍途经村庄,看到俘虏的朝鲜老乡愤怒了,他们挥舞着铁锹、木棒冲了上来,他们要打死这些害得他们家破人亡的敌人。王云航和他的战友们一边替俘虏挡着朝鲜老百姓劈过来的铁锹、镐头和棍棒,一边向老百姓耐心进行说服解释。看到愤怒的老百姓,战俘们都低下了头,他们懂得了败阵的必然。志愿军的舍命保护,保证了战俘们的生命安全。

经过一千多里路的跋涉,王云航和他的战友们终于安全地把这40名美军校官俘虏送到了战俘营。王云航同志在完成这次押送任务中荣立了一等功。

战争年代,王云航荣立大功和三等功各一次。荣获过三级解放奖章一枚,朝鲜共和国银质军功章3枚。离休后,曾被省、市组织部评为先进离休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当选过全国老年书画先进工作者。他的书法作品在全国老年书画大赛中获过金奖。

如今王老已经是耄耋之年,为了弘扬前辈们的革命精神,他经常对现代人进行传统教育,在烈士墓地,在机关礼堂,在学校教室里,在部队军营中,都留下了他的身影。闲暇之余,王老每天还在坚持挥毫泼墨地书写着他喜爱的诗句、词条,书写着他的梦想。在老干部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他朝气蓬勃地工作着,他们党支部被评选为先进党支部。做通化市老干部局书画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他尽心尽力,赢得了一片赞扬声。

通化红色公益《红色印记》项目组面向社会征集通化英雄老兵故事

【字体:    】  【收藏】 【打印文章
上一条:红色新闻红色新闻红色新闻    下一条:通化老兵英雄故事:何良津

版权所有@通化市红色文化传承协会 电话:0435-6866696 协会声明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51220500MJ4164220Y
吉ICP备2024021772号-1